
-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8号,可搭乘地铁一号线在农业南路站下车,从D口出,步行即可到达。
- 可搭乘公交车G23路、B38路、K901路、G29路、S131路、G919路、B202路、158路到金水东路农业南路站下车。
点击次数:1288 发布时间:2022-03-10
2022年是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部署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确立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转折之年,更是加快完善自然博物馆治理体系的重要时期。自然博物馆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及厅工作部署,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锚定实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十大战略”,聚焦一个推动,三个中心和四项工程建设,紧跟时代步伐,为服务实现“两个确保”目标贡献力量。
(一)全力推动党建工作上台阶。一是强化政治建设,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政治建设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着力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成为“两个确立”的忠实拥护者和忠诚实践者,以实际行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纠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表态积极、行动迟缓,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等行为。二是高起点高标准,全力推进“四强”党支部建设。锚定“政治功能强、支委班子强、党员队伍强、发挥作用强”的四强目标,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持续强化党支部自身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员的日常管理教育,构建系统、规范的党建工作新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上台阶。三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清朗政治生态。认真贯彻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总要求,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制度,持续深入开展以案促改工作,查找风险漏洞、研究案发规律、坚持标本兼治,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三不”预防机制。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通过典型事迹,榜样力量,大力传递正能量、发出正声音、提振精气神,打造清朗政治生态,为全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营造一个清爽的政治环境。四是聚焦重点工作,推动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座谈会上讲话精神,开展“河南自然博物馆建设立项提速行动”,广泛宣传,多方联络,认真谋划,推动新馆建设尽快立项。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立足现有条件,转变工作思路,继续优化陈展布局,深度挖潜持续优化参观接待方式等工作,以最大可能满足观众需求,尽最大努力提升服务质量,以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弥补客观条件上的不足。继续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建设,全力打造“党员科普先锋队”,通过队伍重组、形式创新,提升科普质量,不断提高我馆科普宣传影响力。
(二)落实省厅对博物馆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
一是认真践行黄河国家战略,持续推进河南自然博物馆新馆立项。攻坚克难,相关部门积极对接,积极推进新馆立项。开展珍稀生物生态标本采集收集,组织召开自然博物馆发展高峰论坛,扎实做好自然博物馆新馆立项前期工作。
(二)强化“三个中心”建设,认真践行“十大战略”
一是强化自然科学科普创新中心建设,着力双减研学和文创产品研发,提升科教能力。精心组织策划“世界地球日”等主题科普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科普教育活动,做大科普品牌影响力;重点打造双减公益性课程研发和实践,与中小学校深度合作,创建馆校合作研学科普示范基地,认真履行科技创新的强基使命;深挖馆藏资源及主题文化,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大众喜闻乐见的系列文创产品、科普微视频、科普课程、科普图书等科普作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互动,扩大共建共享,持续扩大社会影响力。
二是强化成果数据中心建设,提升技术支撑能力。推进资料档案现代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在资料汇交、智慧服务、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上仍领跑全国省级馆;将线下与线上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查询阅览相结合,探索实物地质资料科普宣传的有效途径;推进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建设、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加强档案标准体系建设。
三是强化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研学术能力。加强古生物重点实验室建设水平,锚定重大科学发现,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积极申报国家级项目;加强藏品体系研究,初步建立数字化藏品资源库;持续开展矿产经济研究,提高支撑水平。推进古生物、资料档案标准化研制。
(三)突出抓好“四项工程”,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
一是抓好“平安博物馆”建设工程,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着力消防安全、防疫安全、网络安全、秩序安全建设,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是抓好智慧博物馆建设工程。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使藏品资源、科普资源、成果资源充分发挥数字化效能,提升现代化治理和科普服务水平。
三是抓好科学育才工程,建立创新机制,夯实事业发展根本。加强讲解新生力量、科普志愿者队伍培养,促进讲解员队伍向“学习型”“创新型”“专家型”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开展重大项目揭榜挂帅,强化培养学术技术带头人。借事业单位改革契机重塑核心业务板块。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扩大开放互联,在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上下功夫。
四是抓好“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工程。对标对表“国家一级博物馆”,找短板、补差距,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博物馆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社会贡献率,全面提升综合管理能力,争创国家一级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