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 理想和信念让每个生命都光芒耀眼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党支部举办第三期“一束光”读书会  
  • 点击次数:5106 发布时间:2019-05-16

  • 5月15日,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党支部举办第三期“一束光”读书会。这期读书会的主题是:理想和信念让每个生命都光芒耀眼。这是一场“文艺+”的读书会,也是一场高层次的对话和聊天。8位党员分享经典之作,支部全体党员踊跃参与交流,充分体现了“一束光”读书会的宗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一本书传递一种信念,一束光点亮一群人生。

    高殿松为大家分享了奥地利作家罗伯特·泽塔勒的《大雪将至》。这本书讲述一个面对命运的粗暴与温柔,以静制动的小人物的平凡而感人的一生,告诉我们:接受平凡的自我,但不放弃理想和信念,热爱生活。

    常飞解读了麦家的小说《风声》,这本书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喜欢和推荐的一本书。常飞的解读让大家意识到敌人不会了解,老鬼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是对共产主义必将实现的信仰和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的信仰。

    张纪明分享了高尔基的《我的大学》。这本书告诉我们:主人公没有机会读过真正的大学,但在他自己苦难的生活大学中拥有的坚定革命理想与信念,成长为一名卓越的共产主义战士。所以,生命,因信仰而精彩。

          魏中玉解读了金一南少将的经典巨著《苦难辉煌》,讲解了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刚刚成立时不被主流看好的小小政党如何一步步赢得了中国的未来。全体党员深受鼓舞,意识到作为后来人,中国革命史并没有结束,我们应该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

         刘迪倾情讲述《雨花台忠魂图集》。讲述人刘迪中间一度哽咽,被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英雄人物一次次地感动落泪。大家表示,每一个人都应该牢牢记住雨花台所承载的历史记忆与光荣岁月,让雨花英烈精神代代相传。

        叶剑洪解读了著名作家夫莱特的《巨人的陨落》。本书主要讲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每一个看似迈向死亡的生命却都在热烈地生长。“大”时代风云与“小”人物的理想信念无缝对接,演绎了一曲空前绝后的赞歌。

    常华丽分享了她还未出版的一本书《世界的尽头》,讲述了作者在南美洲参加古生物发掘的亲身经历,分享了世界著名科学家们对科学的献身精神,以及出访阿根廷的感悟。拥有理想和信念,每一个普通的生命都光芒耀眼。

    每一本经典解读结束,大家都有感而发。高殿松、夏梦丽、李杰、张逸阳、秦爽等人及时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对理想和信念进行深层次的解读。

    党支部书记李艳对本期读书会活动进行了总结点评,赞扬此次读书会策划精心、主题鲜明、内容深刻,并灵活引用读书会的精彩语言对全体党员表达了美好的期许:“任何时代的发展都离不开信仰的支撑,因为有信仰,人们才会有前行的动力。信仰更要践行,因为践行是一种姿态。”